〔摘要〕以4 ~ 6 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同伴提名法和自尊量表来测量他们的同伴关系和自尊水平,旨在探讨中高年级小学生同伴关系、学业成绩与自尊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4~6 年级学生的同伴关系、学业成绩与自尊之间两两相关。同伴关系和学业成绩都可以正向预测学生的自尊水平。同伴关系越和谐,学业成绩越优异,学生的自尊水平越高。
〔关键词〕小学生;同伴关系;学业成绩;自尊
一、问题提出
同伴关系指的是同龄人或者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在交往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1],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伴之间的交往和在家庭中与父母的交往不同,交往的双方在交往的过程中拥有同等的地位和权利,为了共同目标的实现,他们需要学会理解与合作,这有助于小学生社交能力的发展[2]。处于小
学阶段的个体还不能清楚地分辨自己行为的对错,在与同伴交往时,他们会观察学习同伴的行为并根据自己被同伴接纳的程度进行行为调节,这一过程不仅满足了小学生爱和归属以及尊重的需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他们人格的完善[3]。在同伴关系中,小学生将同伴的特征作为自我评价的参考标准,通过与同伴比较,形成对自己的认识,进而对自尊水平造成影响[4]。自尊是自我意识中具有评价意义的成分,是与自尊需要相联系的对自我的态度体验,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5]。自尊水平比较高的小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往往比较积极,对自我价值也更为肯定,在学校的学习中,他们更可能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相反,自尊水平较低的小学生常常自卑,对自己没有信心,学习成绩较差[6-7]。随着少儿的成长,他们与同伴交往的时间不断增多,同伴关系逐渐成为他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
尤其是当下大多数个体都是独生子女,缺少兄弟姐妹的陪伴,同伴关系对他们来说就更为重要。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少儿健康成长, 走向社会的重要基础[3]。此外,学龄期儿童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优胜劣汰的社会生存法则使得家长格外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自尊是影响少儿发展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良好的自尊能促进少儿健康成长,不良的自尊则会给少儿的学习,生活和成长带来各种困扰[8]。基于此,本研究将对小学生的同伴关系、学业成绩以及自尊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同伴关系会对自尊水平造成影响,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自尊的发展,不好的同伴关系不利于自尊的发展[9]。此外还发个体的自尊水平与学业成绩呈正相关[6-7]。因此,我们假设小学生的同伴关系、学业成绩以及自尊水平三者之间存在相关。高自尊的学生,学业成绩较好,更可能被同伴接纳;相反,低自尊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差,更可能被同伴拒斥。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选择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大连市某所普通小学四至六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由于低年级学生缺乏对问卷的理解能力,未对他们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47 份,收回有效问卷217 份,回收率为
87.85%。被试年龄介于11~13 岁, 无躯体和精神疾病,智力发育正常。各个年级的男、女人数见表1。
(二)研究工具
1. 同伴关系的测量采用积极和消极提名法[10] 来测量同伴关系,积极提名要求学生写出自己在班里最喜欢的三位同学和三个最好的朋友,消极提名要求学生写出最不喜欢的三位同学的名字。每被写到1 次,就计1 分,前两项积极提名得分的平均分为同伴接纳的得分,后一项消极提名得分的相反数为同伴拒斥的得分。同伴关系的总分为同伴接纳与同伴拒斥得分之和。
2. 学业成绩
由老师提供班级成绩单, 以等级制的方式(优、良、及格、不及格)评定学生的成绩。
3. 自尊量表(SEI)采用简版的自尊量表[11]来评定小学生的自尊水平。该量表包括25 道题目,其中18 道题目为反向计分,7 道题目为正向计分。每个题目后有“ 像我”和“不像我”两个选项,采用0,1 计分。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
(三)数据分析与处理
采用SPSS 19.0 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主要包括:(1)对同伴关系、学业成绩及自尊的性别差异进行独立样本t 检验;(2)对同伴关系、学业成绩及自尊的年级差异进行F 检验;(3)对同伴关系、学业成绩及自尊进行相关分析;(4)采用回归分析,检验学业成绩、同伴关系对自尊的预测作用。
三、研究结果
(一)中高年级小学生同伴关系、学业成绩和自尊的性别差异对小学生在同伴关系、学业成绩和自尊上的性别差异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 检验,结果显示:同伴关系、学业成绩及自尊在性别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从描述性统计上来看,女生在同伴关系、学业成绩及自尊三个方面上的得分均高于男生。
(二)中高年级小学生同伴关系、学业成绩和
自尊的年级差异对小学生在同伴关系、学业成绩和自尊上的年级差异分别进行单因素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同伴关系、学业成绩及自尊在年级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三)中高年级小学生同伴关系、学业成绩和
自尊之间的相关使用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小学生的同伴关系、学业成绩和自尊之间两两成显著相关。
(四)中高年级小学生同伴关系、学业成绩对
自尊的回归分析对小学生的同伴关系、学业成绩及自尊进行回归分析, 发现同伴关系及学业成绩对小学生的自尊水平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回归方程为自尊=15.56+0.22× 同伴关系+0.15× 学业成绩, 解释率为21.8%。
四、讨论分析
(一)中高年级小学生同伴关系、学业成绩及自尊的性别特征
同伴关系、学业成绩及自尊在性别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从平均数上来看,女生在同伴关系、学业成绩及自尊三个方面上的得分均高于男生。这说明在成长初期,男生的同伴关系不如女生,这与孟爽(2013)的研究结果一致,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男生攻击水平高于女生,所以在受欢迎程度上不如女生[12]。另外,11~13 岁小学生的智力发展主要还处于具体运算思维阶段,小学阶段的课程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并不严格,所以女生的成绩(尤其是语文成绩)要好于男生[13]。同伴关系是影响儿童自尊水平的因素之一,被同伴接纳的程度越高,个体对自我价值越肯定,自尊水平越高[9]。因此,与同伴关系一致,女生的自尊水平也高于男生。
(二)中高年级小学生同伴关系、学业成绩及
自尊的年级特征同伴关系、学业成绩及自尊在年级上差异均不显著。但是, 从平均数上来看,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同伴关系及学业成绩越来越好。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人格日臻完善,交往的经验愈加丰富,所以被同伴接纳的程度越来越高。学业成绩的提高,一方面是由于个体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另一方面是已有知识对获得新知识的易化作用[14]。学生的自尊水平在四年级到五年级之间呈增长趋势,到六年级略有下降,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六年级学生面临小升初的压力,对自我能力持怀疑态度。
(三)中高年级小学生同伴关系、学业成绩及
自尊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高年级小学生的同伴关系、学业成绩与自尊之间两两呈正相关,个体与周围伙伴的关系越融洽,得到的正面反馈越多,对自己的评价就会越积极,相应的自尊水平就会提高。同时,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更可能去帮助其他同学解决学习问题,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不仅收获了同伴的接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自我价值。
此外还发现,中高年级小学生的同伴关系、学业成绩可以预测他们的自尊水平。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涉及社会比较。学业成绩的好坏会给学生带来成功与失败的体验。这些都会影响个体对自我价值的判断[15]。因此,在小学的4~6 年级阶段,学生的同伴关系和学业成绩都是影响他们自尊水平的因素。
五、教育建议
(一)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1. 榜样引导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的发展。要想使孩子拥有良好的同伴关系,父母要处理好自己和周围亲戚朋友的关系, 为孩子树立榜样。另外,在小学阶段,学生往往把老师视为权威,他们常常把“老师说…”挂在嘴边[16]。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谨言慎行。
2. 行为塑造法
当学生表现出有利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行为时,及时给予强化,表示肯定。比如奖励小红旗或口头表扬等等。当个体的行为得到积极反馈后,他们会重复类似行为,从而养成行为习惯。
3. 角色扮演法
通过角色扮演法,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从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学会考虑他人的感受。这样在人际交往中,他们就会以期望别人对待自己的方式来对待他人。
(二)合理对待学业成绩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但不是惟一任务。学校应采用多元评价机制,不要“唯分数论”。家长也不要总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边,否则会给孩子带来过多的压力。我们要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是只会啃书本的书呆子。
另外,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绩合理归因。既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完全否定自我。取得优异的成绩时, 不要沾沾自喜, 总结有效的学习经验,继续进步。当取得不理想的成绩时,不要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思考一下是自己不够努力还是学习方法出了问题。
引导学生建立友善的同伴关系,正确认知学习成绩,从而增强他们的自尊水平,这对构建和谐校园以及保持小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