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下午,高科园小学的少先队员们来到了昆山保利大剧院。张岩哥哥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和队员们一起聊了聊维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问:张岩哥哥您好,请问您为什么要选择成为一名维和警官?
答:队员们好!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曾经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警察,我做到了。当我遇见这顶蓝色的贝雷帽之后,我的梦想便是成为一名维和警察。优秀的警察,就要为了和平而战斗,正是这样的信念和心中的正义感鼓舞着我走上了维和警察的道路。
问:张岩哥哥,你执行维和任务的是那个国家?那里情况如何?
答:我执行任务的国家是南苏丹。
南苏丹是东非的一个内陆国家,是全球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基础设施缺失,气候条件恶劣,物资主要靠进口和各国的接济。南苏丹2013年末发生动乱,常年处于战火之中。
问:张岩哥哥,我看过一部韩剧叫《太阳的后裔》,也是讲维和战士的,你们的生活和电视剧里演的有什么区别吗?
答:那是必须的,我们那里的生活极其艰苦。物资匮乏导致我们时常吃不饱饭,每个月只有一次采购的机会,那时候我们才能吃上一点肉。南苏丹昼夜温差极大,白天的气温在45度左右,温度计都能爆表,汽车内的塑胶都能蒸发。而且蚊虫肆虐。这样恶劣的条件,我想大部分维和队员是没有心情浪漫的吧!
问:张岩哥哥,那里条件那么恶劣,又那么危险,你有没有想过退出维和,回国呢?
答:说没有害怕,那肯定是骗人的。每天在战火中,子弹飞过耳边,犹如毒蛇突吐信的嘶嘶声,会让每个人产生本能的恐惧。曾经我在南苏丹得了一次疟疾,那时候真的就在放弃的边缘了。但是身为警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让我坚持了下去,并走到了最后。我们在走上这条路的时候,就做好了牺牲了准备,所以这些恐惧都不算什么了。
问:张岩哥哥,在你一年的维和生涯中,有没有什么事情特别触动你的?
答:南苏丹的经济,教育都是非常落后的。我记得有一次我值夜班,是在夜里两点多,我看到了一个黑人小朋友,靠着路灯,在认真地看着一本脏兮兮的课本,顿时我感到五味杂陈。无论战争如何,孩子们总是无辜的。那里的孩子也渴望着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对比现在你们幸福的生活,这是多么的让人心疼啊!这件事情一直触动着我,仿佛烙印一般。
问:张岩哥哥,维和任务结束回国之后,你有什么感想吗?
答:当我踏上祖国的土地时,我才深刻的明白了祖国的强大与富强,正是我们国家的实力日益强盛,才让我们有了如今的幸福生活。我深深地感恩着我的祖国!
简短的采访结束了,队员们向张岩哥哥赠送了春联,并和张岩哥哥合影留念
当然,张岩哥哥的故事也让队员们感慨万千,知道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自富强的祖国,也感受到了维和警察不畏危险,坚持不懈,捍卫和平的精神。回到家后,队员们写下了这次采访的心得。
感想1:今天,我们去采访了昆山首位非洲维和警察——张岩哥哥。采访中,张岩石哥哥给我们看了许多在南苏丹维和时拍的照片,照片中有的是尘土漫天飞扬,有的是一个个骨瘦如柴的黑人小孩,有的是维和警官们平常简易的食物……“南苏丹的生活如此艰苦,您回国后有何感想?”张岩哥哥回答道:“南苏丹艰苦的生活,让我回国后觉得我们是十分幸运的,能生活在中国这么一个和平的地方,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是啊,想到南苏丹的孩子们是在没有屋顶的教室上课,遇到刮风下雨只能停课,而且有些连衣服都穿不起。再看看我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个个衣食无忧,幸福快乐的成长着。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并感谢强大的祖国,因为是它为我们创造了和平幸福的成长环境。
感想2:为了梦想,放弃舒适的生活,离开家人,远赴战乱地区,每天面对的是烈日焦土、蛇蚁蚊虫、热带疫病和百日无休的高强度工作。每当暴乱来临时,他就像战狼一样在枪林弹雨里冲锋陷阵,只为维护非洲南苏丹的和平。他是警队的英雄、是昆山的骄傲,他,就是非洲维和警察张岩。 采访时,张岩哥哥告诉我们:南苏丹的人们都衣不蔽体,食不果腹。那里的孩子都特别黑,特别瘦,他们没有衣服穿,也没有鞋子穿,经常光这脚丫在外奔波,经常背着比自己还要高,还要重的木柴。南苏丹的学校非常简陋:没有屋顶,只有用木柴搭成的四壁,没有课桌,黑板特别小……对比一下,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好啊,一定要珍惜现在幸福美好的生活。张岩哥哥竟能不顾南苏丹恶劣的生活条件,在那救助难民,这种精神是十分值得我们学习的。
感想3:他曾经说:“在遇见这顶蓝色贝雷帽之前,我的梦想是当警察,在遇见这顶蓝色贝雷帽之后,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维和警察。” 2016年1月,他实现了这个梦想,戴上梦寐以求的“蓝贝雷”,前往了南苏丹。在那儿,发生了许多事。采访过程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给我们看的一张照片:一个瘦的皮包骨头的非洲男孩,在夜深人静的凌晨两点,正借着路灯暗淡的光,专心致志地读书。可以想象,当时的条件是多么差!但维和警察们不怕贫穷,不怕危险,恪尽职守,多么伟大!这次采访,我深有感触,在心里默默为维和警察们竖了个大拇指!
文字是稚嫩的,但是字里行间,体现的是队员们真正感受到了维和战士的精神所在。向每一位在战场上奋斗过的维和战士们敬礼!